当前位置:燕窝一手货源两性亲子大讲堂:温馨寒假,拉近亲子距离
亲子大讲堂:温馨寒假,拉近亲子距离
2022-06-14

新春的脚步正慢慢逼近,转眼间又到了每年辞旧迎新之时。读书的孩子们可以享受悠闲的寒假时光,而在职场忙碌一年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在新年长假中得到休整――这也意味着一年中最佳的亲子时光到来了。39健康网育儿频道特别采访到由青少年心理辅导协会创始人兼家庭治疗师廖新华先生的一堂亲子讲座,主题是温馨寒假,拉近亲子距离,相信廖老师这堂讲座会帮助到很多父母学习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才能拉近彼此距离?

主讲专家介绍:

廖新华,家庭治疗师、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协会创始人、首席团体心理顾问;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东方人本团体辅导与治疗项目研发负责人。

平等、尊重是拉进亲子距离最有力的法宝,平等地与孩子进行对话,尊重他们的选择。您是否是这样与您的孩子相处的?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亲密无间,还是有着无法跨越的代沟?作为新世纪的父母应该怎样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思索――孩子的创造性

孩子喜欢通过双手传递的触觉去感知世界,有些在成人世界中不值一提甚至感觉肮脏的东西对于好奇心强的小朋友来说,可能是他一整个下午,甚至一段时间都可以自娱自乐的玩物,父母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因为下一个爱因斯坦,也许就是现在这个在你面前玩泥巴的小孩。

反思――传统的教育模式

案例一:强势母亲背后胆小的男孩

一切以家长为中心的小孩一般容易焦虑、紧张,性格较为懦弱,根源来自强势的父母,作为父母应该反思一下:高高在上的主宰地位,目前是否是一种适合宝宝的教育模式?

案例二:肢体和语言都很“暴力”的3岁男孩

小孩对于暴力是没有明确的观念,对于暴力产生的效果更没有知性上的认识,但是宝宝为什么会有肢体或者语言暴力呢?其根源一般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例如家庭暴力,父母之间的口角之争,家庭观念不一致,甚至教育模式的不一致,都可能在每一分每一秒影响着您的宝宝,不经意间让宝宝走向暴力。

父母的关系――僵、化、离

父母关系的僵化,甚至离异,都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无法参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很多孩子最终会通过各种形式去逃避这样的家庭关系,无法直接面对父母的离异,根源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深层次地沟通与交流,坦诚相对,相互尊重,是解决此类事件的不二法门。

亲子沟通障碍――距离来自哪里?

案例一:8岁男孩要小姐

8岁的小男孩对“要小姐”是没有概念的,但是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是家庭沟通障碍的缩影,可能连父母都无法理解孩子行为的起源是什么,最大可能性是来自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或者各类媒体的错误引导,父母要通过沟通去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切忌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生活。

案例二:花季少女命丧黄泉

这是一个被戴上“早恋帽子”的小女孩,面对强势老师与家长的责怪,承受不住压力而选择轻生,一方面是老师家长一面倒的指责和不理解,另一方面也与孩子的逆商(AQ)有关,父母既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也要花时间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在孩子受挫时及时引导,避免悲剧的发生。

两付妙方

平等沟通、心灵对话、自由空间

赏识――无条件积极关注(非过度)

现场互动精粹

1、中国很多传统的“育儿宝典”已经变成了“育儿古典”,于今已经不适用了,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促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廖老师解疑: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信息大爆炸的威力也波及到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超赶成人,很多家长已经开始和孩子脱节,逐渐丧失了以往与孩子的共同话题,所以家长面对着孩子依旧要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其实在某些方面,孩子说不定比家长还要精通,而这些方面正是孩子感兴趣的。但家长如果对这个领域没有认知,这就造成了亲子之间“无话可说”的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比如说孩子今天兴致勃勃地和你说“喜羊羊”,你却兴致勃勃地回答孩子说:“什么?小肥羊,今晚和你一起去吃。”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挫败感,这就对下次亲子之间的交流形成了障碍。

2、年轻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已经改变,但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仍旧“迷信”中国传统育儿经,这时年轻的父母该怎么办?

廖老师解疑:首先,家长要坚定自己的育儿观念,明晰自己的定位,面对这种阻力要做好沟通工作,与亲友特别是长辈达成一致的意见,然后再开始实施自己的育儿计划。若非如此,在家中就容易出现七嘴八舌的教育灌输,这让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无所适从,无法选择该听谁的,从而引发对家庭的不信任感,最后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明显的青春期叛逆。

3、作为家长应该怎么成长,怎么走入孩子的世界呢?

廖老师解疑:“走出去”,“走下去”。所谓的走出去,是说家长应该多与其他的家长接触,共同交流自己在辅导孩子方面的心得教训。而所谓的“走下去”,就是说,家长要放下姿态,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这点每个家长都会说,却很难有做到的,这时家长要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世界中,先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遵守这个孩子世界的规则。

4、对于情况特殊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交流?

廖老师解疑:“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特殊。”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对于家庭比普通的孩子更为敏感,也更怕被提到家里的事情。若家长一味的给予“特殊照顾”,避而不谈,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一个心结,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所不利。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孩子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都有爱他的爸爸妈妈,只是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而已。而作为家长,也绝不能把自己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责任编辑:zxwq)

燕窝一手货源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